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智慧创造力-探索无限可能

当前位置: 智慧创造力-探索无限可能 > 历史 > 文章页

历史机遇垂青有准备者:区域合作 互补共赢风生水起

时间:2024-07-08 11:3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15 次
3年重建 四川农村能源跨越前行

  3月3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开动引擎。成渝区域经济板块将会在西部愈发活跃、加快联动。

  经历了三年“从悲壮走向豪迈”历程的四川,迎来又一次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2009年四川就提出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形成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成都都市圈增长极”、“成渝通道发展轴”、“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区域合作发展在扎实推进。

  大区域与小区域的联动汇合,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巧合。是西部在未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之下的必然趋势,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

  4月30日,由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的大足县、安岳县、璧山县、简阳市、乐至县、龙泉驿区、双桥区7区(市)县组成的“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在重庆大足成立。这次跨区域合作行动,无疑是瞅准了一个有利时机--川渝联手共建紧密联系、分工协作的经济区。这是谁都不愿错过的历史机遇。

  2011年的春天很早就来了。中国西部热流涌动,在东部领先发展30多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向西看。“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给出的发展定位很明确。

  无论是着眼于大范围内的成渝两地,还是省内的“一极一轴一区块”,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已是大势所趋。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竞合赶超,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浩浩荡荡,“开花结果”。

  成渝“联姻”1+1>2

  “过去川渝是一家,后来分治了,现在又重新‘联姻’。”省内一位参与成渝经济区规划的专家如此感慨。

  现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聚集了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石化、新能源等传统和新兴产业,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将成为川渝紧抓发展机遇的法宝。如重庆的制造业发达,但电力却是一只“短腿”,而作为能源大省的四川却拥有很好的水电基础;四川有丰富的钒钛资源,以及机车车辆制造能力和铁路建设队伍,而重庆则有钢轨制造能力,二者在此方面也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成渝经济区并不是两地经济总量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成都与重庆两个大城市“双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1+1>2的效应。处于“双核”之间的二线城市和区县,将会形成协同发展的城市群。

  事实上,处于成渝经济区“桥头堡”的省内部分市早已经率先热了起来。

  内江,大力引进重庆企业,已有上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企业40多家,许多企业与长安、柳州五菱等20余家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遂宁,选择打造物流业、微电子产业、电子元件和新光源制造中心,配套、对接成渝两大市场,目前已有重庆的上百家和成都的几十家企业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其目标就是充分发挥次枢纽功能,做好产业配套。

  …………

  错位发展 多极支撑

  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我省抓住有利时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得以重新调整,这给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竞合发展。重灾区阿坝州,震前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震后“转身”,告别高耗能产业,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电子等产业,成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现代工业和区域互动的一个典型。

  成德绵地区,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快步伐,“区域融合、交通一体、设施共享、产业互补、环境齐治”的目标有了更多现实的依托,与成都“同城化”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环境保护、科技工作、文化和旅游、金融、市场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得以具体延伸。2010年1月6日,成都、德阳、绵阳三地签署劳动保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医保、养老保险将实现“同城化”。

  眉山将新规划发展9个工业产业园区,对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其配套;德阳承接成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步伐在加快,同时继续做大做强重大现代先进装备制造业;绵阳既主动融入成都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同时也发挥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发展科技型、低能耗型、高附加值型产业。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区域经济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合理分配、分工更加明确、优势互补,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心声

  廖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看好三个区域的合作发展。成都平原地区的同城化合作,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更加突出主体功能,其城镇化的发展也更加注重生态,城市的功能区配套与工业园区的生活服务配套结合起来发展,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上有优势。

  建议川东北地区抓住交通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机加强区域合作。沿嘉陵江流域的广元、南充、巴中等市可紧抓“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机遇,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旅游开发上加强合作。川东北几市同属红色革命老区,“捆绑”起来形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强与渝陕鄂等省市的联系。

  攀西地区可加强与滇桂的合作,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和南亚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董晓刚 (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德阳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兄弟市的联系,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的发展。德阳兴建的两条免费快速通道旌江大道和天星大道,将分别与成青快速通道和北新干线对接。天星大道今年将动工。成兰铁路青白江到绵竹段也正加快施工。

  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几年来,区域合作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主动对接,从基层官员和老百姓的反应上也体现出对合作的热衷。可以说,合作以后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已经让民众尝到了甜头。从下到上的推动力在加强,实现了从 “让我合作”到“我要合作”的转变。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08 10:09 最后登录:2024-09-08 1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