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智慧创造力-探索无限可能

当前位置: 智慧创造力-探索无限可能 > 记录 > 文章页

[纪录中国]第三集 与时代同行

时间:2024-08-25 22:0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6 次
[纪录中国]第三集 与时代同行,

专题:第八个记者节暨中国记协成立70周年

{画面:天安门广场}

{字幕:2007年10月6日。31年前的这一天,百万北京各界群众这里欢庆一场伟大的胜利。

{画面:粉碎“四人帮”之后群众在游行欢呼。}

{解说}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同全国人民一样,渴望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令人失望的是,文革的错误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两个凡是”又成为新的思想禁锢。谁,才能领导中国再进行一次思想解放呢?

{画面:邓小平来到赛场}

{解说}

1977年7月30日,中国青年足球队与香港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一次普通的比赛。距开赛还有几分钟时,主席台附近突然掌声骤起,欢声如雷。全场观众不由地站起来,向主席台方向翘首张望。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来了。新华社当天在发布这一消息时说,“当邓小平副主席等领导人走上主席台时,全场8万观众长时间地热烈鼓掌。”

{画面: 现今的《光明日报》大楼,现代化的编辑部,先进的印刷设备。闪回到当年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报纸。}

{解说}

1978年5 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光明日报》为什么要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这样一篇颇具理论色彩的文章呢?

{采访 王强华 时任《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

当时拨乱反正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搞不下去了,就是中央部署搞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遇到两个凡是的问题,我说这篇文章虽然看起来是谈理论的,抽象的理论,引论(音)比较多,但是我觉得我们正需要这个东西,所以当时我就在1978年1月14号吧,13号。14号就发排了。

{采访 李年贵}

这个实践真理标准完全是针对两个凡是,要坚持两个凡是的话,四人帮搞的那一套,文化大革命那一套就没法给予纠正了。

〔解说〕

开始时,王强华准备把它放到《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上发表。

{采访 王强华 时任《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

杨西光总编辑看了以后,认为这个文章放在哲学专刊上可惜了,应该放在第一版,放在显的位置。

{解说}

于是,《光明日报》5月11号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将它刊登出来。

{采访 王强华 时任《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

就是作为一个权威性的文章,当时就是作为一个权威性的文章,当时大文章,都是用本报特约评论员,这一个原因,扩大这个文章的影响,好像权威的。

{解说}

这篇以特殊方式处理的《光明日报》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迅速理解了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采访 王强华 时任《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

当天晚上新华社就全文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广播电台全文播发,那时候没有电视台,就是新闻界的人都动起来了,我觉得《光明日报》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因为没有《光明日报》先发表,他没有什么转载,传播,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次新闻界的集体的工作,集体的成果,如果没有《人民日报》、没有新华社,没有广播电台,还有全国的所有的媒体支持,这个东西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画面:印报纸,报纸存档室,光明日报大楼,天安门广场,繁荣建设}

{解说}

《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最后引发起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拉开了中国又一场思想解放的序幕,并为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而《光明日报》,这份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也因为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而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场无先例可循的伟大创举,全中国都在探索,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也在敏感地捕捉一切社会生活中的伟大实践。

{采访 赵玉明}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真理标准讨论以后,人们的思想,真正逐步开始得到解放以后,才能把社会上存在这些问题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或者说是不能够报道,或者说是不敢报道的东西才能够反映出来。

{画面:不同的角度的关于农村改革的报纸标题}

{解说}

1979年3月,《人民日报》发起了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讨论,以当时的农村改革先锋安徽为例,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对充满争议的农村改革给予支持。

{采访 季音}

我们最早到安徽去采访,从那里了解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全国都还没搞起来,安徽发了个文件介绍他们的经验,因为只有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才有出路,农村才有出路。我们的记者就回来给我们汇报,我们就写了篇文章介绍安徽的经验,从安徽突破,全国来说,这个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突破的。从我们《人民日报》来说,也从安徽开始了解,逐渐突破的。

{画面:当时报纸文章}

{解说}

1987年6月,《经济日报》刊发了关于辽宁本溪蔬菜公司一名普通的女工关广梅的来信,因为自1985年始她在本溪连续租赁了8家副食品店,两年间为国家创利100万元,职工收入亦成倍增长。但有人认为“关广梅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日报》通过翔实的调查,对企业的经营方式改革给予支持;

{采访 冯并}

关广梅为什么被我们选中呢?她用今天的话叫连锁租赁,她一个人的租赁三个商店,当然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辽宁这个地区,大家的争论也很激烈。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这个路子有点问题。

{解说}

在那个时期,城市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话题还比较敏感,很少有哪个报纸敢做相关的报道,经济日报在此做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大讨论的形式对城市经济改革给与了支持。

{采访 冯并}

我们的态度很明确的,就是所有权没有变,只不过是经营权,管理层上发生变化,而且是在租赁的条件之下发生变化,租赁基本上是一种法律行为。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就谈不到姓社姓资。

{画面:经济领域一系列改革}

{解说}

改革年代的中国媒体,不仅在关注从农村到城市的各种改革实践,同时也在发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画面:女排第一次夺冠(同期宋世雄解说:这是这一届世界杯里面最后一场的最后一局地比赛。中国队现在是由10号陈雅洁发球,日本队小川把球传来以后,是由8号扣球,中国队拦网,得分,17:15。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届杯比赛的冠军)。举奖杯的镜头,报纸文章}

{解说}

1981年11月17日,中国女排首次在世界杯夺冠,谁也没想到对这场赛事电视、广播的转播和媒体的报道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画面:几张各大报纸的报道,第二次比赛胜利(同期宋世雄解说:发球以后,现在秘鲁队把球传起来,11号的扣球,中国队3人拦网,把球拦到界内)}

{解说}

自此之后,中国女排喜报频传。

{画面:颁奖(宋世雄解说:体育馆里奏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解说}

五连冠之后,掀起了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拼搏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旋律。

{采访 高殿民}

北京一些著名的大学的学生,敲锣打鼓地在校园里面开始庆祝,我们一个记者现场去采访,采访回来以后写了一大篇,后来经过编辑的时候,把振兴中华这几个字作为标题提出来,所以振兴中华在中国上空盘旋着的可能是一个最强的声音了也就激发出人民在经过文化革命的过后,在人民中爆发出来一种通过体育比赛看中国人增强了自信心。

{画面:比赛场面,工人学习女排精神}

{解说}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也掀起了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拼搏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旋律。

{画面:在北京大学做报告,主持人说女排精神(同期声音: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奋发成才。关心国家大事,投身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之腾飞而努力奋斗!女排精神继我民族之精神,女排今日。。。),一些夺冠之后的拿奖杯,升国旗,大家欢呼等}

{解说}

那时,初开国门的中国人正为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媒体对于女排拼搏精神和辉煌成就的广泛报道,极大振奋了国人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崇高而朴实的“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画面:邓小平南巡,原版报纸}

{解说}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这一年的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3月26日,南国深圳的一家地方报纸《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记者陈锡添采写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画面:报纸叠到工人手中的同一张报纸,工人在印刷场里介绍那张报纸}

{采访 工人}

这个是套红版,这个版面你们可以看到,当时工艺和现在不一样,所以它这个字体有粗有细,当时我们印这份报纸的心情也既激动也紧张。因为上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所以呢,从排版到印刷出成品,都是由领导直接跟班,一直到结束。

{解说}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来到深圳,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的陈锡添成为跟随邓小平在深圳活动的记者。

{采访 陈锡添}

非常认真地采访,非常认真地做记录。白天采访,到晚上回去就整理笔记,回忆白天他说的话,做大事记,详细地做,非常认真,我不放弃采访。我觉得他讲的话太重要了。

{画面:老报纸}

{采访 陈锡添}

有些外国记者问我,你有没有经过加工,我告诉他,我没有经过文字加工,没有经过什么加工。有些只把口语变为文字语言而已,基本上是他的原话。所以这篇文章起那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小平讲话指导性强,针对性强,非常准确。

{画面:原版报纸,深圳街景}

{解说}

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深圳特区报》刊发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解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早已跨越了国界。从五十年代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后来的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就开始向世界各地派驻记者,以中国的立场报道世界,以国际的视角宣传中国。

{画面:记者群像}

{解说}

每逢重要的国际会议、重大的体育赛事,中国的媒体都要派出庞大的报道团队,用详尽、独到的报道,满足国内读者、观众的需求。

{画面:相关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画面闪现}

{解说}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改变,地区冲突不断,在海湾战争、中东冲突、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有中国战地记者的身影。

{画面:新华社大楼,黄文工作镜头}

{解说}

黄文,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做过摄影记者。

{采访 黄文}

战争其实上是一种特别极端的生存状态,所有的一切到了一种生死存亡的一种状态里面的时候,它就变得很极端。它很残酷的一面就是它不决定性。实际上你如果要是采访一次,经历一次战地报道然后你好好地回来了,没有人会认为你遇到过危险,或者人们认为你不危险,不然的话你怎么会毫发无损地就回来了呢。但实际上真正在战争残酷在哪儿,就是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被来自一个什么方向上的一个打击伤害了,也可能付出鲜血或者生命的代价。

{画面:战争时的照片)

{采访 黄文}

这个是我的同事邵云环。这张照片实际上我拍的时候是在三月底就战争爆发之后没有多久,当时我们总社有一份杂志叫《环球》。《环球》杂志找我来要相关的前线的战地记者每一个人的肖像照片。你作为摄影记者,这个事情就是我们的义务,就是应该做这个事情,义不容辞的一件事情,就是拍这个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给她照相,但是等到我第二次给她照相的时候,她就已经成这样了。

{画面:被炸的大使馆(同期声音:这里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当地时间5月7号晚上11点45分,三枚北约巡航导弹直接击中了中国大使馆,造成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邵云环等工作照片和以前发回来的报道,吕岩松拍摄的当时的照片,吕岩松自己在战区的工作照。}

{解说}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住在使馆内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不幸遇难。 他们生前在隆隆的北约炮火中发回的战地报道,永远成为和平年代里最令人心痛的文字。

{画面:吕岩松拍摄的当时的照片,最后是吕岩松自己在战区的工作照。}

{解说}

这些照片是当时也住在使馆里的《人民日报》社记者吕岩松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回到国内的。吕岩松在离开烈火燃烧的现场时,没有带上个人物品,却本能地带上了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

{采访 吕岩松}

那时候经常停电,北约一轰炸之前肯定把电路给破坏了。破坏之后,就把摄影包固定地放到房间的一个位置上去,那个房间是我临时的一个房间,就是在使馆临时腾出的一个房间。然后只要听见爆炸声的话,没有灯光,自己肯定就说凭着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下了床跨几步能拿起来,所以我觉得这完全是一种条件反射,经过训练的一种反射。

{画面:新闻工作者忙碌工作}

{解说}

正是因为有崇高的职业追求和素质,在如今的国际新闻界中,中国的战地记者并不逊色于其它国家。

{画面:水均益在伊拉克现场的报道(同期声音: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现在是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7号的下午5点钟。夜幕马上就要降临,又一轮的空袭马上又要降临到这个城市老百姓的头上)}

{采访 水均益}

当时那两天在盛传我们所在的新闻中心的平台,新闻中心要被轰炸,外国记者全都在这么传。很多外国记者,《美联社》、《路透社》他们原来在楼顶上支了很多帐篷,还有卫星的锅什么都在那儿报道,那两天全彻了。我们去了以后,我们就特别想拍到非常第一手的这种冲击力很强的画面。

{解说}

为了拿到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当空袭警报响起的时候,水均益他们们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记者去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点,而是选择了一个最理想但也是最危险的拍摄地点。

{采访 水均益}

我跟咱们中央电视台的另外一个记者冀惠彦,我们军事部的,我们两个人,他扛着机器,我拿着话筒,我就说,老冀,拍不拍,老纪说,拍,一定要拍,绝对要拍到第一手。我说,那咱就不下去了,往上冲,我们俩人就上到楼顶了。

字幕:水均益和冀惠彦所拍摄的巴格达遭空袭镜头

{画面:一些拍摄到的镜头}

{采访 水均益}

这个导弹会不会落在我们这儿,没想过,你想也没用,反正是那样的感觉。有点像当时的王成什么之类的,那种战斗英雄,那么一种感觉,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得那么细。另外一个,就是在这种感受之余还有无比的自豪感。你瞧瞧我们中国人,不怂吧 。

{画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楼,各种语言的呼号、播音}

{解说}

这是一家中国人不太熟悉的机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呼号是ChinaRadio International。但是在国际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CRI却有着广泛的影响。它现在每天使用43种语言播出190多个小时节目,覆盖世界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收到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听众来信达60多万封。

{画面:世界各地听众的来信}

{采访 王璐}

这就是国际广播电台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听众给我们发来的邮件,底下贴的都是各国的邮票,这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个地方。|在国际台工作就像在联合国工作一样,很多种语言我们彼此之间如果不用汉语的话,恐怕是很难沟通了。

{画面:越南语广播部。李慧莹工作}

{解说}

李慧莹是国际台一名普通的主持人,她所主持的越南语《玉莹信箱》是一挡互动节目,经常收到大量越南听众的来信,除了觉得自己的节目很受欢迎的同时,也经常在来信中发现新的节目选题。

{采访 李慧莹}

2007年的越南高考前,大概三、四个月,我们就特地选播或者是介绍中国2006年的优秀作文或者是满分作文给越南听众,尤其是给青年听众介绍。

{解说}

节目播出之后,收到了很多越南学生的来信。

{同期采访 李慧莹}

(越南青少年)听了这个节目以后,或者这段时间听了这样内容的节目以后,对文学,对语文感兴趣了。

{解说}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选题,互动的形式,《玉莹信箱》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画面:街景,新闻联播,记者群像}

{解说:}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辛勤的探索和实践。在不知不觉中,老百姓发现,报纸杂志上的新闻越来越丰富了,电视广播中的新闻越来越生动了,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一批又一批好新闻、名专栏不断涌现出来。

{画面:是各种媒体的名专栏、报道}

{画面:《焦点访谈》第一期(同期:观众朋友,晚上好,《焦点访谈》从今天开始和大家见面了),记者出镜报道,《焦点访谈》}

{解说}

1994年4月1号晚上7点38分,中国的观众从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首次看到了一个以大眼睛为标志的新栏目:《焦点访谈》。这个新闻评论性栏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社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报道的关注点。

{采访 关海鹰}

焦点访谈的选题标准就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开播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画面:《焦点访谈??盗伐危及大动脉》(同期:我身边的这棵杨树已经有十几年的树龄了,而这样的树是70年代中期栽种的,但是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这样大的树已经是非常少见了。而看到更多的是被砍伐后的情景,比如像这样一棵树。)}

{解说}

这是1996年12月16日,《焦点访谈》播出的一期普通节目《盗伐危及大动脉》。

包头至兰州的铁路穿越腾格里和毛乌素沙漠,为防止风沙侵蚀,保证行车安全,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铁路两侧建起一条条防沙林带。但是,银川段铁路沿线的一些居民为了微末小利,大肆砍伐林木,昔日绿树成荫的防护林带上留下一片片光秃秃的树桩。由于防护林不能起到固沙作用,风沙重新上道,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节目播出后,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一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大举措,开始在中南海里酝酿。

{采访 曹清尧}

《焦点访谈》就是我们另外一只眼睛,能够帮我们找出这些问题来,|来发现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公正,更加客观地,让我们国家林业局也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也好,知道这些问题。

{采访 黄洁}

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能是他说我就认为是,或者我看到了一点点我就认为是,他反映的东西我一定要看到,是我眼睛看到,就是真的,我才敢说他是真的,所以他反映到哪一块,我就必须去哪一块。

{画面 98年的洪水,之后是水灾的群像和记者。}

{解说}

2007年8月,湛江遭遇暴雨侵袭,罕见的降水把这个半岛城市变成一座被大水围困的孤城。

{采访 张稳}

一天之内的降雨量,有一千多毫米,就说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没有这个记录。他们就按照这个标准说,就是超千年一遇,就说雷州半岛是一个久旱的地方,而又碰到这种超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

{解说}

在灾害面前,湛江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全部行动起来。

{采访 丁星星}

路是挺让人难忘的,这辈子没走过那样的路。

{采访 程柳青}

刚刚过了一座叫麦克桥(音)这个桥梁,我们回头一看,这个桥塌了,前面有人传话说,前面的桥也断了,前后两边断桥,意味着什么?我们被困在孤岛上。

{采访 李辉}

时间太紧急了,当时那个情况太危险了,根本就没有时间打开电脑,发稿子,写稿子,只能用手机在车上,用手机边走边发。

{画面:张咏竹现场}

{采访 张咏竹}

因为我是重庆人,我妈妈在老家看到了,

当场就哭了,她就在家里就哭了,然后就跟我说了几句特别不专业的话,说女儿,我看见别人都是在房间里面拿着话筒说话,为什么你跑道外面去说话,她就这样说。她说以后你可不能去到那么危险的地方,我说没事的,我说你不知道,我说我们做新闻就是要到一线去,我说我们记者,就是要到一线去,现场去感受。

{画面:时代先锋}

{解说}

只有贴近实际,才会发现时代的精神;只有贴近生活,才能领悟真切的感动;只有贴近群众,才能捕捉社会的脉动。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发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的模范典型。郑培民、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杨业功、许振超、王顺友、丁晓兵、华益慰、方永刚、袁隆平,这些时代先锋,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而深入人心。

{画面:任长霞的一些工作画面}

{采访 朱玉}

当时我们采访团的一行人到的登封采访了任长霞的领导、同事,她的下属,甚至我们了解她的情况有时候还是半信半疑,这个典型可以这么好吗?或者是她可以这么出色吗?

{解说}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任长霞,也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朱玉开始到任长霞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采访。

{采访 朱玉}

随便找一个地方停,路边抓住一个人问他,说:“您知道任长霞吗?”他说:“知道”,“您从哪儿知道的她?”他说:“任局长可好了。”我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又随便我找一个路边停车然后问,说:“你知道任局长吗?”他说:“知道。”我说:“任局长怎么样?”他说:“任局长可好了,给我们老百姓办事。”我说:“你见过她吗?”他说:“我没见过她,但是她去世的时候,我曾经去给她送行过,我们都跑到登封市去她送行。”我说:“你们怎么去的,是组织你们去的吗?”他说:“不是,我们自己开着车,搭着车一起去的。”我说:“你去能做什么呢?”他说:“我没见过她,死了我也要看看她是什么样子,这个人据说是为老百姓很做事的人,我们要看看她,记住她是什么样子。”

{解说}

这些楷模的事迹之所以可能通过记者的笔、话筒和镜头,感动千万人,是因为记录他们的记者们,首先被感动了。

{采访 朱玉}

有一个细节让我到现在非常非常难忘,就是在她最后的时刻,她已经出了车祸,来抢救她的时候,当时打开她的腹腔以后,大夫发现她的胃里是空空的,一粒米都没有。后来觉得很奇怪,就问她周围的同事才知道,她是晚上出的车祸,早晨起来她从登封出来去郑州,要去跟领导汇报这个案情的进展的时候,她临走就抓了两个菜馍,还是别人塞给她的,她来不及了,别人塞到她的手里,她带着这两个菜馍走的,路上就把菜馍吃了,此后这一天,一直到晚上出事的时候,大概八、九点钟,就是一粒米都没有吃。

{画面:任长霞遗像}

{画面:王顺友}

{解说}

王顺友,四川凉山雪域高原上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20年来,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总计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圈,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当报道他的记者们也在这条邮路上行走体验后,不禁感慨万分。

{采访 记者团跟随采访}

{解说}

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先进典型人物,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的普通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画面:感动中国评选;各种媒体的固定栏目:《劳动者之歌》、《 时代先锋》、《道德楷模 文明风尚》}

{解说}

生活,是今天中国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沃土;时代,是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

{画面:《经典中国 辉煌成就》、《科学发展 促进和谐》两个栏目,之后是航拍镜头。}

{解说}

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景,画面充满着平静与祥和。然而,在这个画面之外,却丝毫也不平静。

{采访 亓克君}

你要是一个电视工作者,或者说你很喜爱影视,你一定要想战事给观众一个什么样呢,一个全新的,新的视角,

{画面:亓克君在航拍的工作镜头}

{解说}

这个对影象有着完美要求的记者叫亓克君,有着20多年的航拍经历,他在飞机上拍摄了祖国的壮美河山,也把自己的心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采访 亓克君}

就是在阴山北面四子王其(音)那个地方,一片草原、羊群、蒙古包好看极了,可是你要从天上太高的地方看,无非一片绿色而已,你必须要接近这些蒙古包这些羊群,拍的也很好,也很漂亮,尤其在去的过程中看到原野当中一棵好树,前面是一条一条各种颜色的农田,彩色的农很漂亮,当时我和飞行员两个同时的说太美了。

{画面:亓克君所说的航拍镜头}

{采访 亓克君}

这个时候,就突然飞机就下降了,结果这个飞机等我一看,驾驶舱里,乱套了,仪表乱了,警报也响了,飞机就下去了,肯定就是完了,那个旋翼离那个地,就跟那个大拖拉机拉犁似的,就把地给犁开了,因为它不是石头,他没有撞点,但是把我压在飞机和地面之间,我觉得肯定完了,没死。还行。赶紧爬啊,那么点小缝,不知怎么爬出来的。可是后来我才发现,救命我的是谁啊,是那个摄像机。

{解说}

因为摄相机隔在了地面和飞机之间,就是这一点点的空间让亓克君才幸免于难。

{采访 亓克君}

当时里面摔的乱套了,五脏六腑都不在一块,不在原来的位置了,那时候持续了,恢复了很长时间,但是还行,因为有时候有了一种信念,我是摔下来十天以后又到新疆去飞了,那时候腰就扎上钢板,就是拿钢板撑住它。

(画面:亓的镜头之后再航拍。)

{解说}正是这些敬业执着的新闻工作者,记录了中国这些年来的各种变迁和变化。

{一组画面+音乐 1997年香港回归

1998年抗洪

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澳门回归、千年际遇

2001年申奥成功、上海APEC会议、

2003年抗击非典、神五上天

2005年三峡截流成功、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神六上天

2006年连宋大陆行、青藏铁路通车

2007年中非合作论坛、嫦娥发射、十七大}

{解说}

这一场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闻报道,凝聚着新闻人的汗水和心血。

{字幕}

据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统计局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底统计:

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家

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家

全国供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

全国共有网站130万个

新兴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

{解说}

2007年10月,共和国的又一个金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十七大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高高举起,这里蕴含着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的新闻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新闻记者深入街道厂矿、村寨田野,把中国人的辉煌与憧憬传遍世界。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每一次都是从今天出发!

{画面:朝阳升起(最好是天安门的日出)}

责编:石光辉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17 04:09 最后登录:2024-09-17 04:09